Friday, January 14, 2011

Presentation Zen


  1.我无论如何也忘不了工作后第一次正式演讲的情形:不知是因为感冒影响了演说,还是因为要演讲,所以莫名其妙就感冒了,那整个下午都是昏昏沉沉的,心里不断回顾着自己的PPT,忐忑不安,即使我的演讲面对内部团队,这个团队只有10个人。
  
  2.这次讲演是提前一周就通知了我的,讲的是我那时候研究的一个小领域,我也是提前一周就立刻开始在电脑上准备起来了,围绕着那个主题搜索了很多资料,连一个主题词语的定义就搜寻了不下5个,但我没意识到这正是失败的开始。
  
  3.在我埋头看电脑讲出第一个字的时候,我就知道这场演讲不会成功——我急于进入主题;我将内容强制灌输给听众,大家听了10分钟还是一头雾 水;我拼命给一个个事物下定义,好象是一场翻字典比赛;我努力制造笑话,却发现适得其反;我于是越来越快的翻动PPT,生硬地读着满是文字的讲稿……
  
  4.如果这本书是一种禅境表达的指引,那么我的第一场演讲就是从原地走向相反方向的反面教材:
  
  1)“准备阶段应该最好远离电脑,回想更广的图景和核心信息。……使用纸、白板或在沙滩上使用木棍。……放慢你的头脑,让目标和问题更清晰。 ”这是禅意表达的第一个忠告,但当时我则一接到题目,立即打开PowerPoint,混乱地将东西丢进了电脑。混乱的进入,必定是混乱的出来。
  
  2)开始之前你应该问正确的问题:我有多少时间?地点在哪里?在一天的哪个时间?听众是谁?他们的背景是什么?他们期望得到什么?为什么我被 邀请演讲?我希望他们做什么?最合适的视觉媒体是什么?我演讲的根本目的是?有什么故事吗?如果听众只能记住一件事,我唯一的中心点是什么?(最重要)假 如你连演讲是为了什么还没有想清楚,就不要开始做任何事情,在办公室里敲打键盘3个小时,不如出去走动走动,喝杯咖啡的15分钟,给自己一个沉静的时刻, 从那个时刻开始设计。
  
  3)遵循SUCCESs原则:简单(只有一个重点)、出乎意料(提出问题,揭示听众的知识漏洞,然后通过演讲补充漏洞)、具体(具体而形象的 比喻,比如肯尼迪说把一个男人放到月球上,在十年后安全地取回来)、可信的(引用用户和印刷品的话)、有感情的(让听众感觉得到你的讲演,比如好的配图) 和故事性。其中,故事性颇为重要,一个让每个听众都喜欢听的故事,是与你心灵融会贯通的快速通道,不要干枯地读PPT上的文字,那听众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来 听呢?他们是来享受“此时此刻”的,不要浪费这个机会!
  
  4)简单是一种智慧,来自于对清晰的渴望,直达事物的本质。不要将你的PPT搞得太专业、太复杂,让听众你有很高的水平,听众里总会有人一针 见血地指出“你这个白痴”,将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只能显示你的愚蠢,真正智慧的人会将很高深的理论很清晰直观地传达出来,以交互设计师为例,最简单的解决 方法并不是最容易获得的,但是对终端客户来说最简单。所以不要以为找到简单方法很容易。没听过简单的传达么?去看看TED.com吧。
  
  5)演讲设计的四个原则:“提高信噪比、图像优先、空白区域以及‘对比、重复、排布和接近。’”这本书里用极为直观、左右对比的两张图将4个 原则的涵义跃然纸上了,尤其是图像优先的图像,让我对比已经做过的讲稿,真觉得羞愧。优美的图像作为整个背景,配之高对比度的文字,和经过3×3栅格设计 的布局,让聆听也有了视觉享受的配合。
  
  6)像一位剑士,不要思考过去和未来或者赢或输,即使出错也不要紧,考虑你面前的听众。从柔道中学习:仔细观察一个人和整个环境;无论你做什 么都要抓住先机;全面考虑,果断行动;知道何时停止;保持在中心。——这是一场美妙的阅读体验,就好像身在钟乳洞中,期待有晶莹的水滴滴落在头顶,似乎可 以令我茅塞顿开一般。几个形象的比喻,让我牢记了如何应付更多的听众。
  
  7)如何提高:阅读并学习,尝试去做,锻炼右脑,走出去就是学习的开始,身边的一切都是值得学习的。没有生活的体验,也就没有更深刻的表达,不要以为对一个词解释5遍就能让听众理解了,走进听众的心灵中去,用你体验的内容感染听众,才令你的内容更加深刻。
  
  5.凡事皆如禅的修炼,演讲也不例外,欲达到禅意表达的境界,自己还须多多实践才是。

No comments: